卓越绩效评价依据

发布日期:2018-02-01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国家标准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2012)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简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2004年,我国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T19579-2004)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这两项标准的发布与修订,为企业追求卓越提供了一个经营模式框架,使企业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质量与绩效。同时,这两个标准为国家和地方质量奖的评审提供了评价依据。

2、世界三大质量奖是哪些?

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于1951年提议并设立了戴明奖;

美国国会于1987年设立了波德里奇国家质量奖;

欧洲于1992年设立了欧洲质量奖。

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制定的依据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定位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的最新总结上。在制定过程中参照了美国波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的评价准则,重点参考了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美国波德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条款和内容,结合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用途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评估企业的绩效是否达到卓越的地步,可以作为质量奖的评奖依据;另一个是提供卓越经营的模式,供广大企业自我学习、自我评价使用,引导企业走上卓越,也为企业相互借鉴成功经验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5、九项基本理念

a)远见卓识的领导

b)战略导向

c)顾客驱动

d)社会责任

e)以人为本

f)合作共赢

g)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

h)学习、改进与创新

i)系统管理

6、《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GB/T19001的关系

a)GB/T19001认证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合格的符合性评定,类似于体育达标、电影审查合格;而卓越绩效评价属于组织综合管理体系卓越程度的成熟度评价,类似于运动会拿奖牌、电影得奖。

b)GB/T19001的范围比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范围要窄得多,常见的说法是,即便GB/T19001实施得很好,也只相当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30%成熟度。

c)卓越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审核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诊断式的评价,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入手,旨在发现组织之主要优势和改进机会,不断追求卓越,而后者则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从符合性入手兼顾有效性,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进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GB/T24001和GB/T28001的关系

GB/T24001和GB/T28001均可用于认证,两者的认证都属于管理是否合格的符合性评定,而卓越绩效评价属于管理是否卓越的成熟度评价。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兼容了对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在“4.1.4.2公共责任”中,要求评估并确定其产品、服务和运营给社会带来的质量安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预见公众的隐忧,并针对相关风险,确立其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达到更高水平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在“4.4.2.5.1员工权益”中,要求保证和不断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所确定相应的测量指标和目标,并确保对工作场所的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做好应急准备。而GB/T24001和GB/T28001正是应对这些要求的方法。

8、五大相关方

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股东、社会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分为:领导(100分)、战略(80分)、顾客与市场(90分)、资源(120分)、过程管理(110分)、测量/分析与改进(100分)、经营结果(400分)七大部分(共1000分)。卓越绩效模式充分关注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五大相关方利益,平衡各方利益。

“4.1领导”、“4.2战略”和“4.3顾客与市场”3部分构成了“领导作用”三角,体现了“领导”、“顾客与市场”、“战略”在组织绩效管理系统中起到的驱动作用;在图的右侧由“4.4”资源、“4.5过程管理”、“4.7经营结果”3部分构成了“经营结果”三角,体现了在组织绩效管理系统中,通过“资源”和“过程管理”追求“经营结果”;而“4.6测量、分析与改进”是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为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组织的改进和创新。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7个类目的评价要求,进一步又细分为22个条目、43个着重方面。